从春秋战国一直到西汉初年,儒学都因不长于“治乱”而得不到重用。孔子、孟子曾周游列国,但他们的主张无人采纳。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发展更是遭遇大劫。西汉初年,刘邦在位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建光元年(前140),汉武帝当政,儒家公羊学派的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强化君权和国家力量,他试图进用儒生,但遭到窦太后的反对。建光六年(前135),“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汉武帝确立儒学的官学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汉代儒家文化吸取了法家、阴阳五行家、道家等思想,成为新儒家。其后又有佛教、道教兴起,形成三教竞争、融合的局面,其他文化曾多次对儒家文化造成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主导地位,儒家文化也在吸收其他文化精华时,不断改变自身形态,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元明清的理学、心学、朴学等都是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形态。
从战国到西汉,经学的书写形态有过两次大变化。战国时流行的是"籀书"(大篆),但各国所用差异甚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将籀书规整为小篆。汉代又通行简化小篆为隶书。因此,汉代人用隶书书写的书籍成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汉以前用籀书写或小篆写下来并流传到汉代的则成为"古文"。
西汉前期,文景之际确立齐鲁韩三家《诗》为博士均为今文,至武帝立五经七博士、兴太学后,今文经成为官学。读今文经出身的成为国家官员的主体。古文经学在经历汉初的弱势之后到汉末开始崛起。刘歆主张设立《左氏春秋》为官学,后辅助王莽推行古法。
东汉光武帝排除众异设立《左氏春秋》为博士,到章帝《白虎通议》的颁行,标志着古文经学逐步跻身显学之列。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来出现了军阀割据、三国鼎立的局面。长期的战乱,使人们对两汉经学产生了怀疑,魏晋时期出现了一股玄学之风。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玄学又称新道家,亦称形而上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名 。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
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张载"关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他提出了以"气"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认为宇宙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太虚造气,气造万物,三者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种"气"一元论的唯物论之本体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哲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张载还从其"气"本论的哲学出发,提出了"民胞吾与"的伦理思想,确立了他对佛道思想的批判立场。与一般理学的学派不同,关学特别强调"通经致用"。
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
。
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历代儒客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 。
儒家思想统治下的社会被称为儒家社会、儒教社会或儒学社会。有学者说:“中国五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儒教国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就是儒教社会,华夏文明就是儒教文明。” 这种说法显然把儒家文化产生的时间提前了不少。实际上,“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精神为最高立宪精神之时。” “儒学社会的正式结束即在于 ‘儒家法’的被终止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施行。辛亥革命及其 ‘临时约法’的颁布施行成为儒学社会的历史终结点。”儒家文化酝酿于礼乐文化,开创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其核心思想是“中庸平和”、“仁德礼义”、“忠信孝悌”、“选贤任能”等。其代表性观点是“三纲五常”。“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体现了一种等级制度,现在应当批判。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包含着很多合理的成分。
儒家文化与法家、黄老文化一样,本质上都是精英政治文化,主张少数圣贤治理国家。
儒家文化属于民本主义文化。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纠正一种误识, 即把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看作同义词。 儒家文化当然属于传统文化,但不应称为封建文化。秦朝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阶段。”不是封建社会,“在中央集权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里, 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必须首先破除‘封建’阶段的魔咒。” 当然也不能把儒家文化称为专制主义,这些都是西方国家给儒家文化贴的污名化标签,在革命年代,把西方文化作为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武器,为政治革命服务,情有可原,现在再沿用这些名词,抹黑历史,则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如果非要给儒家文化找一个归属,我们认为它属于民本主义文化。中国的“民本”一词源自“民为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本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君主、国家、圣贤都是为人民设立、服务人民的手段,一切神灵、天道、自然之理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民本主义是对天道主义、君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先秦文献有很多记载,例如:“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夫民,神之主也。”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欲。”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学术界对民本主义的认识还有较多分歧,金耀基将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概括为五点:以人民为政治之主体,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之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最大的职务,君主不能追求私利,君要行王道以德服人。他将民本思想的演变分为六个阶段:春秋以前为胚胎期,春秋战国为建立期,秦汉为停滞期,魏晋至宋元为消沉期,明清为发皇期,民国为完成期,并认为“民本政治进为民主政治,则顺理成章,乃极自然之现象” 。陈胜粦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近代民主主义有着质的区别:民本主义以君为本位,依靠圣君贤相,‘为民’作主,民主主义则以民为本位,实行民主自治,‘由民’作主。”并认为:“民本思想在商周先秦时代已萌芽、出现,民本主义形成为思想体系则在汉晋唐时代,到明清日趋完善,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与近代民主主义相衔接。” 中国近代具有革命思想的学者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民本,而无民主,民主是外来的思想,实行民主,必然批判民本,认为:“民本主义与君本主义看似矛盾甚至对立,实是一个统一体,其关系表现为:民本主义是表,君本主义是里;民本主义是始,君本主义是终;民本主义是用,君本主义是体。” 认为民本主义为君主专制主义的一部分,是其手段或包装。民本主义最大的缺点是“民为国本,君为政本”,人民只是权力的服务对象,而不是实际权力的授予者、参与者。鸦片战争后,民本主义文化受到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批判,其主导地位最终被民主主义文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