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焦国的记载最早出自《世本·氏姓篇》载:“焦氏,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后以国为氏”。《史记》卷四《周本纪》记载:西周灭商之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裴骃《集解》:《地理志》:弘农陕县有焦城,故焦国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载:“水出北虞山南至陝津注河,河南卽陝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東城卽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焦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陕州区。据考古资料,焦国故城在今三门峡市上村岭一带,这里发现了虢都上阳城遗址,根据史书记载,焦城是上阳城一部分,在其东北部。
当然,《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曰:"八国皆晋所灭,焦在陕县。"这里提到的“焦”却是姬姓,同样是在陕地,一说为神农之后姜姓,一说为姬姓,如何解决这种矛盾,这样就产生了三种解释:
第一个观点认为,焦国最初封在陕地,后被姬姓人所灭,姜姓焦国就变成了姬姓焦国,有些学者推测在三监之乱以后。据今河北邢台市西户村焦氏家族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封神农氏之后建立焦国,受封之人史称焦伯。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登基。因为成王年幼,焦伯便跟随武庚、管、蔡叛乱而被黜,其受封之地被成王重新封给了召公奭第四子,当时只有世称小焦侯,此为姬姓焦国。据传说,姜姓老焦伯在废黜后,并没有马上离开焦地,还和小焦侯见过面。当小焦侯开始建设新的焦国时,老焦伯自行离开,后来迁到了郑国中牟这个地方。但是一部分焦伯族人并没有离开,而是和小焦侯族人生活在一起。东周初年,虢国灭焦,焦国人一起离开陕地,逃往山西、河北一带,邢台西户村老焦家族、小焦家族就是老焦伯、小焦侯的后裔。由于没有史料记载,这一传说还没有得到佐证。
第二个观点认为,陕地的焦国为姬姓焦国,姜姓焦国在毫州。其观点出自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七《州郡典》亳州条:“今理(治)譙縣,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卽其地,也其後改為譙。春秋時為陳國之譙邑。”其后(宋)王存撰《元豐九域志10卷》卷五沿袭其说:“武王封神農後於焦,今譙縣是也。”(明)柳瑛撰《(成化)中都志》卷一云:“亳縣在州治北二百一十八里,《禹貢》豫州之域,周武王封神農之後于焦,即此。春秋時爲陳國之焦邑。”(清)顧炎武撰《肇域志》卷七考证说:“《文獻通考》云:焦,姬姓國,在弘農陜縣,今陜州有焦城。按《史記》神農姜姓,弘農之焦乃姬姓國,非神農之後所封也,當以亳州之焦为是。”但是,他又说:“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时说:“古焦國在縣東北五里許,武王克商封神農之後于焦,今有神農廟。”显然没有注意到前后矛盾。
第三个观点认为姜姓焦国在山东嘉祥县。(明)陸釴撰《(嘉靖)山東通志》卷二十二载:"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周武王封神農之後于焦。世傳焦王築城堡、创宫殿,遺址尚存。今青山惠濟公廟疑即焦王也。其鄕名焦城村。”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完全沿袭了这种观点,如下图所示:
网上有文这样介绍青山寺:
据历史有载,青山寺原是祭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之为焦王祠。北宋崇宁元年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又称为惠济公庙。据旧《嘉祥县志》中记载:“武王克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直至今日,在青山寺的东边,仍有东、西焦城村,并还依稀保留着,古焦王城的遗址残迹。
综上可知,古焦国存在姜姓、姬姓以及陕县、亳州、嘉祥“两姓三地”的争议,事实上焦国姜姓陕地之说是最古老、最主流的观点。它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明确记载于史记,并为魏晋北朝学者所认可。从唐代后期,才产生亳州焦国之说,明朝时后期才产生嘉祥焦国之说,并没有可靠的证据。亳焦说的主要依据,这个地方春秋时称为“焦”或“焦邑”,这很可能是陕地焦国被灭后,焦国人播迁到此的结果。
嘉祥焦王祠或焦王庙的说法更是明代才出现。(明)陸釴撰《(嘉靖)山東通志》卷十八载:“崇祐廟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陰,碑又稱其為古焦王(庙),自漢建寧初已著靈应,號青山君,至晉永安間有頌其感通之德於碑者。宋崇寧元年敕封為寧應侯,宣和三年加封為惠濟公。金元以來禱雨祈请,感應如響。”卷二二又说:“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周武王封神農之後于焦。世傳焦王築城堡、创宫殿,遺址尚存,今青山惠濟公廟疑即焦王也,其鄕名焦城村。”可见明末修志之时,对焦国、焦王仍采用“世传”、“疑即”的怀疑态度。(清)許鴻磐撰《方輿考證》卷二十一亦说:“焦城在嘉祥縣南。《名勝志》《城冡記》云:‘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城也。’按河南陜州城東北有焦城,地志謂武王封神農之後,即春秋所謂焦、瑕者也。今嘉祥亦有焦城並焦山,亦謂神農後封此,似出附會。”1970年春,焦城村农民在焦国故城遗址取土时,从距地表15米深处挖出五枚布币,从这五枚布币面文有地名“梁”或“安邑”可知,这批布币均为战国时魏国铸币。这说明焦国后人有可能在战国时才从魏国迁到嘉祥一带,并把魏国的货币携带至此。从当地地名来说,当地最早的地名为“焦氏山”,《水经注》中已经出现,但一直到明代后期,这一千多年间并没有古焦国的相应记载,说明焦国是明代才附会出来的。(清)葉圭綬撰《續山東考古録》卷二十五《濟寕直隸州》载:“焦氏山側有焦城村,《紀要》《通志》並謂古焦國。考焦國,杜預以爲譙縣,《後漢志》宏(弘)農陜縣有焦城,《括地志》稱在陜城東北百步。二說不同,要不得在縣境也,其城盖因山得名耳。”
光绪《嘉祥县志》记载,焦国始封之地在陕,嘉祥的焦城是焦国迁徙之地。
实际上可以考虑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段话作重新解释,《竹书纪年》载,幽王七年(前775年),虢人灭焦。《左传》记载晋国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这句话时,是在公元前544年,焦国已经灭亡二百多年了,虢国也已灭亡(前655)一百多年了。虢灭焦、晋灭虢,这些地方早已变成了晋国的辖地,当地统治者也变成了姬姓人。因此,晋国的叔侯可能并不是说原来的焦国是姬姓,只是说焦地也是姬姓的地盘。这样以来,我们就不必要在陕地外另外去找姜姓焦国了。
虢国是祖先是周文王的弟弟,最初封在陕西宝鸡(古代属雍州),周宣王时由于戎狄势大,部分虢人开始向东迁徙到山西平陆及河南陕县一带。平陆在黄河之北,史书称为北虢,陕县在黄河之南,称为南虢,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个都邑(旧都、新都),分别称为下阳、上阳,而合称大阳。据《国语·郑语》载:“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成周以西的虢,系指陕县—平陆之虢而言。说这话的时间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44年),在西周覆灭之前,表明平王尚未东迁时,南虢即已存在。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在今三门峡上岭村一带封神农之后建立焦国,西周宣王时,虢人东迁至平陆、陕州一带,与焦国毗邻,并于前755年灭掉焦国,焦地统治者变成了姬姓。一百年后,即公元前655年,虢国又被晋国灭掉。焦国灭亡后,焦国人一部分人仍生活在当地,一部分则逐渐向外四处迁徙,其中一部分迁至亳州聚集,春秋时发展为焦邑(属于陈国),后来发展为谯县、谯郡,即今天的亳州。一部分迁徙至山东嘉祥,当地先后出现了焦氏山、焦城、焦王庙等。